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信用诚信 / 信用政策

“信用建设+”助力濮阳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8-09-18 来源:濮阳日报 点击量:

在网上搜索“信用濮阳”四个字,就会出现信用中国(河南濮阳)主页面。在主页面右侧的信用服务板块,有投诉举报、信用修复、诚信红黑榜、失信黑名单查询等7个子板块。点击诚信红黑榜,相关企业或自然人的有关信息一目了然。

“企业或个人有没有信用污点,在这上面一查就清。如果有不诚信记录,会对大家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这就督促大家做诚实人、办诚信事,共同打造诚实、守信、自律、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9月13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诚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2014年,我市全面开展诚信建设工作,市委成立了诚信建设制度化领导小组,市政府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联席会议机制,在全省创新形成“党政协同、双轮驱动”的工作推进机制。2016年,我市编制出台了全省首部地级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专项规划——《濮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印发了《濮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规范性文件,覆盖了联合奖惩、公示发布、平台运行、信息管理等各层面工作,初步构建了信用建设制度体系。

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是承载信用记录的载体,包括信用濮阳、信息共享门户、大数据分析门户3个门户网站,搭建了由政务、企业、自然人组成的3个基础数据库,开通了1个微信公众号、1个共享交换平台和志愿服务、食品药品等多个专题应用场景,形成了“3311+N”架构。目前,该平台归集形成的信用档案覆盖了18万户法人、385万名自然人,归集各类信息2.2亿条,信息入库率和关联率均达到100%,成为我市信用信息公开公示的总窗口和归集共享的总枢纽,为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实施联合奖惩提供了有效路径。今年5月,在首届河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建设观摩培训活动中,我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获得示范性平台网站奖(一等奖)。

信用制度体系的建设,为企业和个人更好地履行义务拴上了约束链。我市一石油机械企业曾被市安监部门列入“黑名单”。去年5月,该企业到非洲开展项目招投标活动并顺利中标后,被发现存在信用污点,不能承接该建设项目。市安监部门经过后期考核,认为该企业整改效果较好,对其解除惩戒措施,使该企业最终承接了2亿余元的建设项目。该企业负责人对此感慨万千,表示今后要做一个诚信守法的人。自2014年6月我市实施“红黑榜”发布机制以来,截至今年8月底,市、县两级累计发布48批次3762家(人)诚信“红黑榜”名单,其中1443家企业和20名个人被列入诚信“红名单”、791家企业和1508名个人被列入失信“黑名单”,促使14.8%的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联合惩戒成效显著。

201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月评议、季通报、年总结制度,将信用建设纳入年度单位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列入台账管理,每年组织综合考核检查。同时,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市政府对评为优秀等次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评为不合格等次的予以问责。2017年,我市首次将社会信用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的年度综合表彰范畴,今年2月召开的全市2017年度总结表彰暨2018年工作动员大会,对3个县区、30个先进单位和5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市级信用信息平台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市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大厅实现了信用信息即时查询功能,窗口单位进行行政审批审核时,可随时查询申请人的信用状况,为落实“一次办妥”改革中的“容缺服务”“绿色通道”提供了依据。

与此同时,我市还探索实施自然人信用积分体系与积分等级评价办法、对守信自然人实施联合激励措施等机制,将于2019年试运行。该机制通过将信用积分兑换成实实在在的好处,激励更多濮阳人做讲诚信的好人,以实际行动助推濮阳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原更加出彩增色添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