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濮阳市市长万正峰: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2023全国两会 对话地方领导
全国人大代表、濮阳市市长万正峰: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问:2011年,濮阳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在推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中,濮阳市取得了哪些成绩,有什么经验?新的一年,又如何发力?
答: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冀三省交界处,是依托中原油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而设立、发展起来的典型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面对原油产量下降带来的巨大压力和依托石油资源开发形成的产业层次不高问题,濮阳市大力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改造“老饭碗”,打造“金饭碗”,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以产业转型带动全面转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取得丰硕成果。2022年,濮阳市生产总值增长4.9%、居河南省第5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居河南省第1位,工业投资增长34.3%、居河南省第2位,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69.3%、居河南省第1位。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中位列全国第7名,再获优秀等次。
一是以“四新”为重点抢滩占先新兴产业。实施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新兴产业规模倍增计划,特别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上,抓牢关键项目、攻克技术难关、优化产业生态,实现突破性进展,濮阳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河南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打造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向千亿级迈进。聚碳新材料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22家、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大中小企业协同、原料产品一体化的产业生态日益完善。绿色涂料产业集聚20余家知名涂料企业,建成国内首套丙烷脱氢项目,丙烯—丙烯酸/酯—丙烯酸乳液—绿色涂料全产业链初步形成,濮阳被工信部列为“高端绿色专用涂料”优先发展产业承接地。生物降解材料产业汇聚上下游企业19家,建成省级生物基化学品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生物基材料中试基地,聚乳酸等生物基材料项目,突破“卡脖子”技术,打通全产业链,形成了从玉米秸秆或淀粉到聚乳酸改性材料及制成品的完整聚乳酸材料产业链,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成为全国两家之一、河南省唯一重点扶持的示范性产业集群,生物经济产业被纳入河南省“一核、五基地”产业布局。
二是以“两能”为突破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抢抓国家发展氢能产业窗口期和河南省打造郑汴洛濮“氢能走廊”重要机遇,成立氢能产业联盟,设立氢能产业发展基金,建设氢能产业园,加快构建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在河南省率先启动“绿氢”生产,中石化首个兆瓦级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高纯氢制备等项目相继投产,成功研制多种型号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并实现量产,首批30台氢燃料电池车交付使用,成功举办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峰会,全球首款氢动力人形机器人在濮发布,推进中原油城加快向中原氢城转变。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创建河南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质检中心,智慧医疗产业园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国家数据库、智能机器人制造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类脑智能医疗车交付投用,人工智能医疗仪器设备实现产业化。
三是以“四化”为抓手高位嫁接传统产业。围绕“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实施主导产业优化升级计划,加快推进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家居、羽绒制品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尤其是化工产业作为全市支柱产业,规上化工企业达到162家,基本形成循环化产业链条,全市石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河南省的近五分之一。全产业链风电装备生产和综合服务基地成为全省重点发展的风电基地,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现代家居产业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接续替代产业集群,羽绒制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濮阳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转型攻坚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这次全国两会精神,全面统筹“六大转型”,即创新转型、产业转型、空间转型、绿色转型、开放转型、治理转型;加快实现“六大转变”,即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新能源城市转变、中原油城向中原氢城转变、全省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向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转变、沿黄生态发展区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转变、区域边缘向豫东北门户枢纽城市转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向黄河流域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强市转变。我们的目标是,到2035年,濮阳市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城市能级品质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富强濮阳、生态濮阳、创新濮阳、幸福濮阳和中部地区创新开放高地、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在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问:我们都知道,制造业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制造业发展都有明确要求。请问,濮阳市如何实现“工业立市、先进制造业强市”?
答:濮阳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强力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攻坚行动,2023年计划实施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63个,不断提高制造业在工业、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加快制造业立市、制造业强市步伐。
一是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通过内培外引、集聚发展,大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新”产业规模倍增,氢能、人工智能“两能”产业发展壮大,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家居、羽绒制品五大优势传统产业蝶变升级,力争实两年内制造业招商引进资金合同额倍增,三年内制造业投资和产能倍增,四年内制造业增加值倍增。
二是推进规上制造业增产。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步伐,梯次培育、滚动发展,今年新增规上制造业企业100家以上,新培育营业收入超50亿元企业2家、超100亿元企业2家;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千方百计助推企业达产达效,今年实现规上制造业比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
三是加快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突出抓好全国首家聚碳新材料产业园、绿色涂料产业园、生物基材料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着力发展壮大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加快推动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成濮阳大数据中心、大数据智慧生态园等平台,建好濮阳龙都智慧岛,今年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要高于制造业增速,到明年高出一倍。
问:科技创新是今年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请您介绍一下,濮阳市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亮点?
答: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试点市,我们更加注重创新引领,把科技创新嵌入产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更好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新路子。
一是发挥主体作用,壮大产业集群。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实施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计划,着力提升企业创新创造能力,5年来累计实施技改项目535个、完成投资592.7亿元,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48家,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52%。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已经成为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目前,全市已形成了9大产业集群、17条重点产业链条。
二是攻克关键技术,提升产业能级。围绕主导产业,参与共建河南省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坚持“小机构、大平台、开放式、服务型”定位,建成濮阳科学技术研究院,汇聚研发平台40家、检验检测中心3个;建成7家市级中试基地、10家产业研究院,依托创新平台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攻克了32项国内省内相关领域的“卡脖子”技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茂金属催化剂项目,填补了我国特种工程塑料空白;非光气法聚碳酸酯项目,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一系列核心技术的攻克,推动了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形成了“一高四新两能”产业发展格局(即:中部地区创新开放高地、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新兴产业,氢能、人工智能两能未来产业)。
三是用好创新资源,增强产业支撑。我市作为中原油田总部所在地,科研机构多、科技人才多,现有化工方面技术人员10万人。我们整合现有创新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特别是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组建了中原油田氢能产业研究院,成立市氢燃料电池实验室,助力氢能产业破题开篇。在用好本地创新资源的同时,持续加大人才、科研团队引进力度,与50余名知名科学家开展合作、其中两院院士27人,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217人,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合作项目716项。与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开展高端润滑油添加剂研发项目,培育出国家急需的先进润滑材料产业链;濮阳籍科学家浙江大学孔德兴教授返乡创设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的超声诊断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全国870多家医院。一批“头雁”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在濮快速成长,产品在全国占有率超10%的企业有58家,其中超50%的企业有18家。
四是改革体制机制,激发产业活力。持续深化创新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项目形成、成果转化、管理评价机制,引导创新力量、资源向产业发展需求、发展方向倾斜,全力支持科技攻关。出台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暂行办法,实施“揭榜挂帅”项目7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22项,新授权发明专利177项,每年择优支持10至2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赋予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自主权、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有效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问:每年两会期间,人民网都会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活动,向广大群众征集期待和建议,已经连续推出13年,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请问,濮阳市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方面有那些经验?
答:群众在哪里,群众工作就要做到哪里。网上群众工作是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路径。近年来,濮阳市把解决好网民留言反映问题作为维护群众利益、服务市场主体的切入点,成立网民留言办理工作专班,探索各级各部门承办、有关部门会商协办和分层办理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共办理网民留言3.5万多条,妥善解决了一大批涉及群众、企业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连续12年荣获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比如,作为连接濮阳市城区与清丰县的一条重要通道,文明路北延项目曾是一条被网上群众“吐槽”最多的“断头路”。为办好网民留言,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濮阳市斥资1.3亿元,一年内先后完成群众安置、管道拆迁、高压线迁改等工作,于2022年6月20日顺利通车,以实际行动回应了网民关切,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同时,濮阳市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持续赋能“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性的改革创新举措,在简政放权上下实功,在放管结合上出实招,在优化服务上求实效。比如,在全国首推“一码集成”“一照准营”,实行信用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全程网办、“秒办”“异地可办”,实行投资项目线上“模拟审批”,上线“i濮阳”移动便民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解难题、为群众办事添便利。濮阳市被确定为全国市场主体信用承诺三个试点市之一,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连续4年位居全省先进行列,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濮阳市委、市政府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新时代濮阳精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濮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