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首页/ 要闻资讯 / 媒体关注

这儿的麦子用镰割——看小麦专家如何收麦

时间:2024-06-03 来源:濮阳日报 点击量: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当农民朋友陆续开始繁忙的“三夏”生产时,市农林科学院的小麦科研人员也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刻。5月31日,记者在位于经开区王助镇的市农林科学院试验基地里看到,与机械轰鸣的传统机收不同,这里的麦收用镰割。

  和众多农田一样,试验基地目前也是麦粒飘香。濮麦210、濮麦209、濮麦208、濮麦168、濮麦187、濮麦107等标牌,告诉人们每一块麦田都是不同的品种。偶尔几声野鸡叫,让夏日的乡村充满了诗情画意。

  市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程星及几名科研人员,没有闲情去感受这种诗情画意,他们正头戴草帽,带着10余名农民在麦田里穿梭。女士们还戴着面纱,将头部遮得严严实实,以抵挡夏日毒辣的阳光。如果不上前询问,根本分不出谁是专家、谁是农民。

  “来,把这几穗割了。”在专家的指导下,农民俯身弯腰,左手搂麦,右手握镰,顺势一拉,一大把麦子就被收割归拢,专家从中选出几穗后,继续在麦田里走动,再选一把用镰刀割下,此动作不断重复。“累是不累,就是有点折磨人,真是比在大田里收麦难多了。”问及如此割麦的感受,一位农民笑着说。

  在濮麦107地块前,程星拿着刚刚挑选出来的穗麦,向记者介绍他们目前正做的工作。地里种的都是实验材料,目前是挑选长势好一些的麦进行单行收获,然后再从中选出6穗作为种子,到时候一行种植一穗,根据生长情况进行优选。

  记者注意到,麦田里很多麦秆上挂着红色的吊牌,有的还缠着黑色的胶带。原来,这都是小麦的“身份证”。挂红色吊牌的是科研人员精心挑选出来的比较好的种子,缠黑色胶带的则是这些种子中的优品。对于这些“特殊身份”的麦子,科研人员会专门进行收割,脱粒后再进一步进行种植试验。当然,收割时也是用镰刀。

  很显然,和普通农田用大型机械收割相比,试验田里的小麦收割方式确实显得原始。程星说:“在我们这里,收获时要精确到每一个麦穗,等到将优良品种全部用镰刀收割完毕,剩下的才进行机械化收割。”他进一步介绍,这里的每一粒小麦,都有可能培育成优良的种子,都凝结着自己和同事们的心血和汗水。培育一个品种,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从杂交组合F0代,到参加省审、国审的F5代,再加上5年试验阶段,10年时间悄然而去。每个品种都要通过杂交组合、分离、选株等,一遍遍筛选,优胜劣汰、优中选优,才能筛选出各方面都合格的“优等生”。然后,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一路过关斩将,才能通过省审或国审,中间有一项不合格,就被刷下来了。市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每年至少要尝试1000余个杂交组合,最终也只有一两例进入下一阶段。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收割还是播种,都要极为精确。

  就是在这样的育种难度下,市农林科学院的小麦育种专家,常年工作在实验室、田间及大棚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行科研。近3年来,先后自主培育出濮麦168、濮麦087、濮麦1165、濮麦117、濮麦8062、濮麦116等多个小麦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得益于濮阳小麦科研人员在小麦育种方面所作的突出贡献,国家有关部门还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濮阳综合试验站设在濮阳。

  由于试验田里的小麦品种多,生长期也不同,没办法在同一时间进行大规模集中收获,因此,这段时间,程星和同事们不能放松片刻,每天上午从6点忙到11点,下午从4点忙到7点。记者看到,1982年出生的程星,面容黝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不少。很显然,这是长期遭受风吹日晒留下的特有印记。问及顶着烈日收割小麦累不累,程星说:“我就是一个种地的,并不觉得多么辛苦。何况我们收获的不光有粮食,还有珍贵的科研数据和国家对我们的信任。”

  本报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亓晓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