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卷年鉴全景记录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历程
近日,中共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综合办公室承编的《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24)》,由黄海数字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对外发行。
一、首卷年鉴:填补空白,彰显时代担当
《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24)》是经开区成立以来编纂的首部年鉴,是河南省第三部、濮阳市首部功能区综合性年度资料文献,填补了我市党史方志事业一项空白,标志着经开区历史记录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该书全面、客观、系统记载了全区2023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以权威视角呈现新时代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全书采用分类编辑法,主体内容分为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条目为基本记载层次和内容承载,分为区情概览、大事记、特载、产业发展、投资促进、科技创新、商业经贸、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经济管理、社会事业、营商环境、党政群团、法治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人大工作、政协工作、乡镇街道、社区村居、荣誉、统计资料等28个类目。卷首为专题彩页,卷末为附录,主要收录政策辑选、媒体聚焦、组织机构及领导人员名录、年鉴供稿方案及领导讲话等内容。
编纂工作自2024年6月启动,通过动员部署、业务培训、征集稿件、三审三校等环节,历时6个月完成。区党工委、管委会成立年鉴编纂委员会,区党政综合办公室牵头编纂,全区60余家单位参与供稿,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全面性。
二、内容亮点:聚焦发展,凸显区域特色
一是数据实证:发展成效跃然纸上。年鉴根据供稿单位提供的数据,收录了2023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数据,展现了全区上下加快“制造强市先行区、创新发展引领区、城乡融合样板区”建设的成效。
二是专题彩页:定格年度高光时刻。卷首专题彩页以“数字经开区(2023)”“国家级金字招牌”“2023年工作亮点”为主题,设置领导关怀、会议调研活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安居乐业等专题,用57幅高清图片,生动呈现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进展实效。
三是特色栏目:服务战略与民生需求。产业发展篇聚焦化工、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产业,梳理产业链图谱及龙头企业贡献。教育、卫生健康单独成篇,社会事业篇详录文旅文创、体育、社会保险、社会救助、退役军人事务等领域实事。
三、编纂创新:服务大局,规范实用并重
一是框架设计紧扣发展战略。年鉴内容紧扣经开区“制造强市先行区、创新发展引领区、城乡融合样板区”目标,单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农业农村、城乡建设等独立类目,突出区域发展主线,例如,科技创新篇收录专利授权量、研发投入占比等数据,体现创新驱动成效;项目建设篇以时间轴形式梳理重大项目进度,强化资料工具书属性。
二是全媒体融合增强可读效果。附录设媒体聚焦栏目,设置2023年重点新闻报道索引,汇编中央及省市媒体对经开区的重要报道文章,增强年鉴社会传播力。
三是标准化流程保障编纂质量。严格遵循《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河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建立“三审三校”机制(初审、复审、终审;文字校、数据校、图片校),确保数据准确性和表述规范性。例如,经济数据均经统计部门核验,人物荣誉类目以官方表彰文件为准。
四、功能定位:存史资政,服务社会发展
一是为党政决策提供参考。年鉴系统梳理年度政策文件、改革试点经验及问题对策,成为各级党政部门制定规划、优化治理的重要依据。例如,政策辑选类目收录《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制造业倍增行动(2023—2026年)》等文件全文,为推动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
二是为社会研究搭建平台。企业及研究机构可通过年鉴获取区域经济结构、人口变迁、环境质量等数据。书中统计资料类目提供濮阳经开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开展区域发展研究提供便利。
三是为公众阅读打开窗口。通过乡镇街道、社区村居等类目,年鉴详细记录基层治理创新和民生改善成果,成为居民群众感知区域发展的重要渠道。
《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24)》的出版,标志着经开区地方志工作迈入规范化、常态化轨道。作为“存史、资政、育人”的年度百科全书,该书既是对2023年奋斗历程的忠实记录,也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历史镜鉴。经开区将坚持“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原则,持续提升编纂水平,打造彰显时代特征、区域特色的精品年鉴。